2015年11月21日,禾豐牧業董事長金衛東在2015年第四屆中國農牧營銷年會上發表演講
尊敬的高鐵生會長,尊敬的農牧行業各位同行,尊敬的輔音國際董事長趙明先生:
大家早上好!
在分享第 一張PPT之前請允許我講幾句話。今天大家匯聚一堂,來到了上海唐朝大酒店。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當然也是最富有的,所以唐朝才是中國人的夢想高度。如今,中國又一次回到了世界的頂 級排名,經濟走向第 一、第二位次。今天,這么多的在農牧行業打拼的人坐到了一起,我油然地產生一種“亂云飛渡”恍惚的感覺。坐在我邊上的天邦張邦輝總裁,我們就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同期的大學生,同期的碩士生,今天一起來講課,我們的企業在相近的年代上市。再隔一位的正大康地總裁吳龍先生,是我們遼寧當年最年輕的省飼料公司總經理,是中國第 一部《飼料與飼養漢英詞典》的主編,請吳龍先生起身給大家認識一下。這樣一位大器早成的青年才子,英文那么好,在我們飼料行業做起了職業經理人,現在又回到我的老東家——正大康地擔任總裁,有你在那里我就更放心了!
現在開始今天的報告,這個報告是趙明先生給我的命題作文。提起趙明,我不得不多說幾句,我們是二十幾年前,在外資企業打工時的好朋友。1991年,我到深圳正大康地的時候,趙明已經是老資格,他負責培訓我們這些新入職的員工做畜牧養殖實習,然后我們就建立了友誼。后來,勞燕分飛,我到了北方,他繼續在外企,先后在幾家公司做高級管理者。我有志于實業興邦,在北方建立了禾豐;他有志于普天之下都能聽到他的教誨,所以他就開始做農牧行業的咨詢管理。這些年,無論在營銷領域,還是在管理方面,他和他的企業對于提升中國農牧行業的整體水平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他的客戶名單中,上有赫赫有名的新希望六和、最早上市的通威,下有一些成長型企業。趙老師風餐露宿,晝夜兼程。如今,他的企業輔音國際的發展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而他更好的高度是體現在他所服務和指導的中國農牧行業發展上。
亂云飛渡 仍需從容
說到“亂云飛渡”,我用這張裸女油畫來闡述。這張油畫的女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女性,她從小就跟媽媽一起背井離鄉,16歲第 一次嫁人,21歲第二次嫁人,兩次婚姻每次只維持2個月,第三次,她嫁給了偉大領袖毛澤東,23歲。這幅油畫中的女性就是江青。
江青18歲就成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以下簡稱“左聯”)正式成員。在上海,左聯成員都是思想先進而又才華橫溢的作家,包括魯迅、田漢、丁玲、胡也頻、蕭紅等,江青名列其中,當然不是浪得虛名。江青又是其中最執著勇敢的人,在日寇入侵的時候,那些左翼作家大部分去了重慶,去了陪都,江青和少數人去了紅色首都延安,那一年,她22歲。次年,1938年11月,她和毛澤東主席結為夫妻。1991年,江青在她76歲的時候,從容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我覺得江青就是一個亂云飛渡、處亂不驚的人。
江青除了這三次婚姻,還有幾次短暫的愛情,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同居者就是俞啟威,俞啟威別名黃敬,建國以后擔任天津市市長,是個大才子,那時在青島大學,俞啟威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革命青年,介紹江青入黨,江青在青島大學邊讀書邊做圖書管理員,青島大學現在就是中國海洋大學,當我去海洋大學招生的時候,海洋大學老師很驕傲地告訴我,北大出了一個圖書管理員,就是毛澤東,管天下;我們學校出了個圖書管理員,管毛澤東,就是江青。
這幅畫是中國第 一位畫裸體模特的油畫大師劉海粟的作品(關于劉海粟有一個專題片叫《滄海一粟》)。畫中,年輕的江青健康、美麗,后來,她權傾朝野,不可一世,才貌盡失。一個當年那么積極向上的、思想先進的、追求人類自由和解放的知識女性,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之下,在權利和個人欲望的雙重驅使之下,遺憾地逐漸蛻變。
今天的我們,人生有得有失,事業有進有退,際遇有順有逆,大家也不由自主地紛紛由當年的一個思想單純的人變成了一個意志成熟的人,也有的蛻變成一個滿身銅臭的人,也有的變成了一個投機取巧的人,也有的變成一個見風使舵的人。
江青在建國初期并不參政,也曾對主席有很多幫助。她寫得一手好字,是一個可以完全模仿毛澤東書法的人。江青也是一個好的攝影家,我見過一幅江青拍的林彪在水中射擊的照片,照得非常傳神。接下來這張照片是江青的一幅成名之作,是在廬山仙人洞照的一張照片,照的是暮色蒼茫的廬山,毛澤東還專門為這張照片題寫了一首詩:
暮色蒼??磩潘?,
亂云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
無限風光在險峰。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到處都是毛主席的詩詞,很多農村的家門對聯就是“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有一家新婚,請中學校長寫對聯,中學校長提筆就寫“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引起人們一片贊賞。
我們處在一個什么時代呢?如果跟江青所處的時代比,跟很多電視、電影、書籍里看到的時代比,其實我們這個時代沒有發生過大革命,沒有發生過社會大動蕩,沒有過大災難,沒有過大饑荒,甚至也沒有產生像工業革命那樣的大飛躍、大變革、大跨越。因此,我們每天都在說要變革,每天說在轉型,每天說要二次創業,有時候我感到非常幼稚。在禾豐,我從來沒說過二次創業,哪天不是創業呢?哪天不是在改變呢?哪天不是在應情況的變化而做出自己的變化呢?所以我覺得,有些人好像有點無病呻吟。但是我們不得不說,我們的確生活在一個高速變化的環境中,變化之快有時甚至讓我們都感覺不到它的變化。
回想一下這二三十年變化的就太多了。中國改革開放有一個階層叫“92派”,就是1992年下海到外資打工的或者下海創業的主體。我是1991年到了外企,應該是領先于“92派”。1992年,我在外企當經理,當時我就不能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每個經理都給一個Email。我不知道你們是怎么接受的這個E-mail,我是碩士畢業生,我當時就理解不了E-mail,怎么就能接到大洋彼岸的信息。為了這個,我們的外國經理給我講了好長好長時間,我還是沒有理解。那時,網速特別慢,我們要通過香港的服務器上網,相當于一種局域網,可是當時我都理解不了。禾豐創立后的1996年,我愛人在美國,那時候打電話一分鐘要30塊錢電話費,打不起,省錢的辦法就是傳真,傳真如果寫滿一頁的信紙,傳過去一分鐘也30塊錢,要不然就得講5分鐘,這就省了五分之四??珊髞碛肊-mail,大概幾分錢就能傳100頁,從3000塊錢到幾乎免費,幾年的時間,真的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從通訊成本數值來算,這是千千萬萬倍的變化。
改革開放30年,我自己創業20年,不僅是行業變化,我們的天下變化太多了。蘇聯解體了,中國從一個非常貧窮落后的國家真的變成了一個世界上強大的國家。1997年,我在公司內部做了一個培訓,專門比較了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差異。1997年,中國前500名企業銷售總額比不上美國500強企業的第 一名通用公司一家,大家能相信嗎?今天,世界500強的前五名,有三名是中國企業。
再看看我們的行業,20多年前春節聯歡晚會,給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趙本山的小品——《鄉長吃雞不給錢》,經過我們畜牧養殖業,飼料工業大家齊心努力的奮斗,今天大家已經可以隨意吃肉,甚至把吃肉妖魔化了,現在誰再想請鄉長去養雞場吃一只雞,那個鄉長會給我們面子去吃嗎?中國人已經吃足夠多的肉、蛋、奶。中國現在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人均收入水平上,還是排在世界80多名的水平,可是中國吃肉年人均到60公斤了,蛋21公斤,奶30公斤,中國人均吃肉、蛋、奶的數量,是世界前十名的水平了。是誰讓中國人吃到了這么多肉蛋奶?是我們這個行業!飼料工業是肉、蛋、奶的基礎。飼料工業誰投資?飼料工業完全市場化,國家幾乎沒投錢。除了少數的大國企和最初的一些作為糧食局的附屬企業的飼料公司,星星點點地投了一點錢以外,整個飼料工業的崛起,成為世界第 一大的飼料工業,是我們民營企業的功勞。在不需要國家花錢的情況下,實現了飼料工業和畜牧業肉、蛋、奶供給量的高速成長,讓中國人吃到了足夠的肉、蛋、奶。肉、蛋、奶是營養的基礎,哪個國家和民族吃肉、蛋、奶多,那個國家或民族的奧運會冠軍就多。所以,現在奧運會我們不是第 一就是第二,幾乎不出前三名。我在上大學的時候,1984年,中國第 一次參加奧運會,回來以后,中國做了一個紀錄片,叫《零的飛躍》,紀錄片出來的第 一個畫面就是在碧藍的天空之下,五星紅旗飛揚,然后出來“零的突破”四個字,中國從參加奧運會一直到那一屆,第 一次得了金 牌。大學時,我們每次看這個電影,每個人都會高興得流淚。今天,中國不僅是國家富裕了,不僅是經濟上、政治上和軍事上強大了,我們的素養提高了,我們的姚明在NBA也可以打主力了,這里有我們的功勞!另一方面,動物性蛋白不僅是肌肉的基礎,也是神經系統的基礎,神經系統發達、大腦發達、思維速度、思維邏輯能力也提高,中國現在陸續有了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今年我們還有了一個真正的本土出生的科學類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屠呦呦這次獲獎,她要去參加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與她同時被邀請的中國科學家是陳啟軍教授,其實屠呦呦獲獎的評委之一就是陳啟軍教授。陳啟軍現在是我的母校沈陽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學院的院長。1989年夏季,我們同一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獸醫大學參加碩士答辯,我覺得特別開心,特別自豪。我們不僅有諾貝爾獎獲得者,還有諾貝爾獎評委,啟軍這次去參加頒獎典禮,我們學校給我打電話說:“衛東,陳教授去參加頒獎典禮需要晚禮服,這個你得準備”,我說沒問題。
天下變化真是太快了。過去離我們很遠的事情今天離我們這么近。有些過去安貧樂道,本應搞科學研究的人,今天走了完全不同的仕途或商旅,成為貴為廟堂的大官和億萬富翁。即使是那些人生贏家,今天也都有很多困難、壓力、苦惱??偠灾?,我想大家不必驚慌失措。隨波逐流,往往是沒有前途的,謀定后動才能成功。亂云飛渡、處變不驚需要定力,需要勇氣,當然也需要實力。面對當下的挑戰,不會有一味靈丹妙藥或者某一個人的講話就能讓大家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秘方可以讓大家一下子就能應付了這樣的挑戰,就能夠解決了面臨的所有壓力和問題。在我們的行業中,也有很多企業曾經紅極一時,卻如曇花一現,迅速衰落;也有很多企業無論從老板的素質和公司的品味,被大家認為根本沒有理由成功,但是他也曾經叱咤風云,攻城拔寨;也有企業幾乎奄奄一息,到處沒有競爭力,卻在上市后一下子就得到那么多金錢而馬上又變得非常的瘋狂。但是我想,畢竟企業的經營不是百米沖刺,人生的長度不是馬拉松的距離可以比擬。人生是一場漫長的競賽,在這個漫長的競賽中,我們總會遇到機遇,也常常碰到壓力,凡是輕易成功的人,他們也往往很快衰落,只有那些頑強成長、厚積薄發的企業和組織,才能基業長青。
熵的解析 贏的規矩
今天,我要用三個漢字來幫助我闡述“亂云飛渡、處變不驚”。
第 一個字就是“熵”。
大家感覺行業亂,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亂才是真理。熵的原理被愛因斯坦稱為科學的最 高原則?!办亍笔鞘裁??“熵”即熱力學第二定律,是一個物理化學的概念,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解釋。什么是“熵”,熵就是指混亂程度,科學的最 高原理告訴我們:一切事物,總是傾向于混亂程度最 大,不喜歡有序,越有序“熵”越低,越無序“熵”越高,越無序越健康,越無序越穩定,沒有開發的自然山川就是“熵”最 高的,青山綠水、幸福怡人,那么我們要讓它有序了,要把石頭中的鐵提出來,把石頭中的金提出來,把石頭中的銅提出來,有序了以后環境就被破壞了。我曾經參加了一個關于環境保護的討論,我聽了一個科學家的闡述非常受啟發。他說,我們講環境破壞、環境污染,其實環境是不能被污染的。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有多少碳就是多少碳,有多少鐵就是多少鐵,有多少鈣就是多少鈣,幾乎一點不增、一點不減,即使能量從太陽向下進行輻射提供額外的能量,地球也向外放射,幾乎平衡,其他的所有物質造成污染,幾乎都是這個星球上本來就有的,不增不減。我們是個封閉的體系,為什么有環境污染呢?只是秩序亂了,秩序亂了是自然界的混亂嗎?不是,是自然變得更有序了,越有序就越污染,當你把需用的東西提取出來的時候剩下的東西就破壞了環境。所以,這就是“熵”。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行業也必然面臨著這樣的情況,所有的大企業按著這個原理都必然遇到更多的挑戰。大企業要變小,小企業更容易變大;強盛的企業要衰落,弱小的企業就有機會變強變大,這是不可抗拒的,所以哪個企業最終都不會無限地發展。如果大的組織能無限發展,這個世界早已經變成單一的國家,單一的企業了。我們每個企業的生存都由這個最 高的科技原則決定,我們一定有生存的機會,最強大的組織將面臨最強大的壓力,因為強大是有序,強大是要衰弱的。尼采說過:每個人的存在都是對別人的一種傷害。那些強者的存在其實也是對弱者的傷害。趙明老師做的工作為什么得人心呢?就是老是幫助弱者戰勝強者,老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變得強大,總而言之我們要在一種共生的規則下來共同生存。
我是中央統戰部重點聯絡的黨外民主人士。每年參政議政發言的都有一個專題,前年我們組的專題就是節能減排。我一看小組7個發言人的觀點是一致的,7個人都認為應該節能減排,我們的溫室氣體效應太突出了,二氧化碳太多了,長此以往,中國就完了,世界就完了。而我的觀點和他們不一樣,我的發言題目叫“節能減排之異見”,當我講完之后下來一個領導把我抱住說:“衛東你講的對,你單獨寫一個材料我給你送到國務院去給領導看看”。
我的觀點就是:不必要節能,我們要提高生產效率。如果中國想生產世界最多的鋼,我們就必然用最多的礦石,我們就必然消耗最多的能量,節能沒有意義,在生產同類產品情況下,能量效率最有意義。中國要想變成世界的工廠,中國就應該最會使用原料,最會使用資源,最會使用能源,只要做到了這一點,何必節能呢?全世界的能量都給中國用才好呢,有朝一日,我們非常發達了,我們也不再生產了,讓這類生產再轉到另外的國家。今天我們還需要發展的時候,我們就有效地利用能源,節能不是迫在眉睫。第二關于減排,如果消耗能量了就必然會排出來,能量是守恒的,物質是不滅的,能量總是從一個狀態向另一個狀態轉換,熱力學的第 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各種“能”相互轉換。我們把煤、石油燒了,能源就枯竭了嗎?不會枯竭,燒完了就變成二氧化碳了,植物的生長不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陽的照射下通過光合作用,變成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我們中國糧食12年來年年提高產量,我自己認為不一定是農業專家育種做得好,不一定是農業科研和生產做得好,就是中國污染越來越嚴重了,污染嚴重了二氧化碳就越多啊,二氧化碳多糧食產量能不高嗎?糧食生產的基礎是光合作用啊。朝鮮勞動人民再勤奮,糧食產量也不高,因為那里沒有空氣污染!二氧化碳與水合成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糖對于生命代謝多重要啊,糖提供能量的效率最 高,給糖提供了氨基糖也能轉化合成蛋白質,糖能轉化合成脂肪,脂肪變成糖當然也容易,神經系統供能主要靠糖,科學家就是神經系統耗能多的人,尤其應該多吃碳水化合物為主的谷類,我看到老朋友潘軍博士就在現場,你是營養專家是不是同意我的觀點???
行業現在混亂,混亂才是常態。能量會自動地從高能量向低能量轉換,自動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所以小企業不怕接觸大企業,越接觸越獲得能量。
第二個字就是“賺”。
經營企業希望成功,愿意多賺錢。大家抱著什么心態參加各種培訓?我敢說大多數抱著低俗心態就是想賺錢的心態,導致很多成功學大行其道,很多的咨詢公司都有很大的市場,像輔音這樣陽春白雪的公司并不多見。賺錢的“賺”,一邊是一個代表金錢的“貝”,另一邊是一個兼顧的“兼”,對金錢的態度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式,最后造成了企業品格的不一樣。有一門學問叫訓古,考證每個字的本意,比如考證“姑息養奸”的意義,“姑”就是年齡大的女人,“媳”就是年齡小的女人,“姑息養奸”就是說不管年齡大的女人還是年齡小的女人都太有同情心了,都容易沒有原則地遷就和原諒。我用訓詁學的知識解釋一下“賺”, “貝”就是金錢。為什么有很多貪官,是因為他們太看重眼前利益、看重今天的錢就是“貪”;還有很多人沒有長久的想法,有錢就消費有錢就花光,愿意分錢,這就是“貧”;有的人為了錢,二人操戈這就是“賤”;有的人為了錢不僅用兵器明搶,還揣著匕首暗器,這就是“賊”。在對錢的態度上我們飼料企業是不是也有各種各樣的心態?有的企業為什么做不大,因為他們掙了錢就分了,有的國有企業或者是大小股東觀點不一致的,這種企業往往是科技型企業,在北京這種企業較多,他們掙錢很容易但是不太積累,很快就又分掉了;也有很多企業貪得無厭不擇手段,不惜違背公德,不惜危害別人健康;也有企業巧取豪奪,不擇一切手段挖人才,偷技術。那么真正的對于財富好的態度是什么?是另外一個漢字“貴”,要用中正公平的態度來對待財富,把錢放在原則之下,那么就會成為一個受人敬佩的貴人。我知道我們今天有福建來的領導和客人,有一本書叫《中的精神》,這本書記載的是福建人棋圣吳清源的故事,客居東瀛的他曾經打敗日本棋界所有高手,是因為有中的精神。
第三個字就是“贏”。
我把此字分拆解釋。
“亡”——生于憂患,死于荒淫;
“口”——傳道授業,出言必信;
“月”——白駒過隙,惜時如金;
“貝”——養義生利,日累月進;
“凡”——本色如一,不忘初心。
為了押韻,我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改成“生于憂患,死于荒淫”。今天在場的陸政,是我的好朋友就挑戰我,說還是改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好一點,忠實原文。我說陸政啊,因為你們這些商人都荒淫無度,為了提醒你們,我才用心良苦改成死于荒淫的。
最后一句叫“本色如一,不忘初心”,要做到這點是非常之難的。我不能說我已經做到,不能說禾豐已經做到,但是我想我本人已經在努力做到,禾豐相對而言做的較好。2001年,禾豐要從一個東北公司變成一個全國公司,第 一站就是到北京創業,與中國著名的大農業集團(國企)三元集團合作,我們得到機會相當不易,我們沒有失敗的退路。那時,禾豐剛剛在東北做起來就要出去擴張,內部意見還不一致,如果第 一步擴張失敗,我們就永遠不能再擴張,另外北京地處首都,人才資源多,信息發達,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北京失敗,我們也沒有臉再出去。思來想去最困難的工作,最重的擔子我愿意來挑,于是在2001年,那時候禾豐每年凈利潤也應該在幾千萬了,既然要擴張我就打先鋒,我決定不再做集團的總裁了,去做北京分公司的總經理,我帶領9個人,開車去北京創業,就是現在的“北京三元禾豐”。天道酬勤。十年后,我們掙回來15倍的投資,現在三元禾豐每年的利潤是當年總投資的5倍左右,三元禾豐在三元集團每年總結會上必是常講的榜樣。當時,我離開集團總裁做分公司經理,大家送我們到東北平原與華北平原交界的“山海關”告別,我與伙伴們分別之際囑咐大家10句話:
勿忘創業艱辛,勿忘情深意長,
勿忘危機四伏,勿忘志存高遠,
勿忘以人為本,勿忘廣結善緣,
勿忘遵紀守法,勿忘克勤克儉,
勿忘慎言敏行,勿忘天下為公。
這是民營企業股東伙伴之間的臨別寄語,其間充滿了浩然正氣,真摯情誼,我們的黨中央領導如果知道了中國民營企業持這樣志存高遠的敬業態度,執這樣遵紀守法的自律精神,有這樣天下為公的家國情懷應該是多么高興??!而事實上這就是十四年前禾豐的真實故事。所以我說禾豐在本色如一,勿忘初心方面做的非常好。
求知若渴 處變不驚
在這個“亂云飛渡”的時期,大家還是要堅守那些商業的基本原則:產品是企業的第 一競爭力,產品的質量是不會超過原料的品質的,要用好原料,要在國家法律允許,要在對人類健康有益的范圍內,做好自己的飼料配方,設計好自己的飼料產品;在同一規則下參與競爭;要提高公司的效率;要7個人做其他公司10個人的工作,7個人開10個人的工資,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水平,同時也不增加公司的負擔;我們要相信知識的力量,“知識就是力量”這是一句偉大的格言,要相信“道”不要太迷戀“術”,得到“術”是容易的,而真正的學知識是難的。一個非常好聽的課,往往不是最有價值的;一個非??菰锏牟辉敢鈱W的課程,甚至給你帶來心理負擔的課程,其實對你才是最有益的。要想真正做到“處亂不驚”,就要真正做到心中有百萬雄兵,這百萬雄兵就是知識,你的知識就是你的力量!
與大家分享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一段話:
I am bound to win,
but I am bound to be true.
I am bound to succeed,
but I am bound to live up to the light I have.
I must stand with anybody that stands right stand with him while he is right part with him when he goes wrong.
(Abraham Lincoln, 16th US president)
這是香港《明報》的翻譯:
我不求必勝,
但矢志真誠。
我不一定求成功,
但定必言行如一,貫徹始終。
我必將與正人君子并肩,
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如果大家認為翻譯得很好請鼓掌,好!謝謝大家的掌聲,不過大家不應該鼓掌,明報翻譯的并不很好,其實后半段翻譯有錯誤??茖W的基本態度是懷疑,以懷疑的態度審視現實,科學的基本方法是批判,以批判的方法對待權威,下面是我的翻譯:
我不求必贏,
但矢志真誠。
我不惟成功,
但矢志光明。
我必與正念之人并肩,
其正則是,其非則反。
這樣才符合信達雅的翻譯原則,如果大家認可請給我鼓掌,謝謝。
我挺慚愧2014年被聘為我的母校沈陽農業大學的博士導師,不是別人當博導我掛名,而是這個學科博士導師去世以后空位,如果沒有新的博士導師,這個學位授予權就成問題了,我接班的是我最尊敬的老師,中國第 一位畜牧經濟學博士導師李明哲教授。李教授當年對我有知遇之恩,我讀研究生的時候選他的課,半年對話式的課程結束的時候,他拉著我的手說:“金衛東,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中國的希望”。李老師去世多年了,我們既是師生也是忘年之交,接續李老師擔任博導我受之有愧,也倍感榮幸。
今年,我開始帶博士生。前天布置他讀5本書,我也把這5本書推薦給大家:
第 一本《勇敢的天才》。講的是兩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法國青年加繆和雅克?莫諾的故事,他們當年就是吊兒郎當的青年,一個老想混進政府當公務員,一個長期不能正常博士畢業。二次大戰爆發,法國被納粹德國占領,他們一下子變成熟了,兩人自動加入到地下抵抗行動,甚至加入了共產黨,成為堅定的革命者,法國光復以后,加繆從一個虛無主義者變成了一個批判現實主義者,主動地把自己的文學創作和人民的幸福自由和權利結合在一起,他40多歲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雅克?莫諾進入了巴斯德研究所,研究細菌對營養的適應性的突變,在幾年以后,他也獲得了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這兩個人為了國家的獨立自由,不惜冒著槍林彈雨犧牲的危險,更為特殊的是,雅克?莫諾因為是個共產黨員,他是左派,當后來在蘇聯的主導下科學界一致向左,否定摩根,否定孟德爾遺傳學,主張米丘林學說的時候,他不惜退出組織,堅持自己的科學主張,最后他獲得了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而那個時候,沃森(就是雙螺旋結構發現者)還沒有獲獎,人類還不知道DNA的雙螺旋結構,他的獲獎有賴于他自身很高的邏輯推斷能力,他是在一個不完全的科學研究基礎上,用強大的邏輯推斷能力而獲獎,更絕的是,這個小說的作者西恩?雅羅爾,是美國的一個大教授生物學家。
第二本《靜靜的頓河》我曾經在朋友圈里推薦,理由大概是5條。第 一條就是長,如果你只能看短篇不行,得看長篇,作家肖洛霍夫,一生大概就這一部作品,所以別人懷疑他本身是個贗品,是抄襲別人的,但是寫得蕩氣回腸,寫的是大革命前夕的俄羅斯的基層民眾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哥薩克,講歐亞文明的沖突,講新的革命與舊的思想的沖突,講無情的屠殺和有情有義的愛情。這本書可能你學生時期讀過,但是那個時候不能完全理解,今天再重讀會覺得非常好。
第三本《西方文明史》,我推薦斯皮瓦格爾的版本。即使我推薦給大家,大家幾乎都不能讀,即使能讀也不能讀完,因為這是一本特別復雜的書,它從史前文明一直寫到911事件,寫的高級好,但是幾乎沒有人能把它從頭到尾讀完,我也正在讀的過程中,上下兩冊,上冊我已經讀完了。
第四本《大中東行紀》,這是一個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張信剛寫的,作者本身是一個學生命科學的博士生導師,《大中東行紀》讀完了,你就會懂得什么是中東,什么是穆斯林,哪些人是阿拉伯人,決定阿拉伯人命運的是哪幾個民族。
最后一本《歷史的終結與最后一人》,這是一個叫弗朗西斯?福山的日裔的美國思想家寫的,他認為在蘇聯解體以后,人類的歷史進程已經終結了,不需要再前進了,就是民主資本主義制度,歷史就完結了,不需要再討論,所以這本書叫《歷史的終結與最后一人》。如果你要讀這本書,前面還有一本書叫《文明的沖突》,就是他的老師,薩繆爾?亨廷頓寫的,這本書寫完以后當時就引起轟動,而在“911事件”以后更是洛陽紙貴,中國就連續多次出版,他判定世界未來的沖突是文明的沖突,特別是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沖突。他還有一個主觀的論斷,他認為雖然世界上有7、8個主要的文明,但是也可以歸結為就2個文明,就是西方的文明和非西方的文明,你如果讀了那本書再讀這個就更好,我上次在這里做報告的時候曾經推薦弗朗西斯?福山的另一本書叫《信任》,也非常值得一讀。
我今天的報告基本守時,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禾豐牧業董事長金衛東在2015年第四屆中國農牧營銷年會上的演講錄音整理。)